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54句)

时间2023-11-02发布admin

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1、十八世纪,尤其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政治作家曾经就君主政体的理论和贵族在君主政体中的地位问题进行过一场大论战。大体上有互相对立的两派。罗马派认为法国君主政体源自罗马帝国(法兰西国王本来可以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的),这样,历史就将证明法国国王主张专制制度。另一派,即日耳曼派认为法国贵族的特权地位源自对法兰克人的征服。在这场争论中形成的理论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并且导致产生了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思想,例如认为日耳曼人及高卢—罗马人最为高贵的理论。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几乎就等于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区别。这种征服者的权利今天已无法证明必须保持不平等的地位,但在过去,在十八世纪却被认为是社会等级制度合法的、牢固的基础。(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2、孟德斯鸠认为,刑罚应当具有教育意义,而不应当仅为了报复或惩罚而惩罚,刑罚的目的在于恢复秩序,即“惩罚犯罪应以恢复秩序为目的。”他说:“一个有良知的立法者热衷预防犯罪应甚于惩罚犯罪,注重激励良好的社会风范应多于施用刑罚。”从而否定报复刑。刑罚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刑罚不能违反一个国家通行的道德风俗,不能破坏人民的廉耻标准。惩罚犯罪应当以恢复秩序为目的,如果刑罚破坏了道德风俗,就等于间接地破坏了秩序。孟德斯鸠还认为,刑罚应当以必要为原则,一切不是由于必要而施用的刑罚都是暴虐的。

3、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孟德斯鸠是最后一位古典哲学家,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第一个社会学家。说他是最后一位古典哲学家,那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基本上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并且提出了自由这一概念。而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用社会这一总概念重新解释古典政治思想,并力图用社会学的观点对社会集体的各个方面作出解释。

4、绝大多数人民参与政治的直接行为就是选举代表。

5、国王都这样,下面的贵族就可想而知了,而就算他们想有所作为,在路易十四强大王权的阴影下,也无能为力,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发财和花钱两件事儿,天天歌舞升平、酒池肉林,一套华服就好几十斤,没俩人帮忙,炕都上不去。相比之下,法国民众的生活则暗无天日,而且没有希望。可以想见,这样的国家已经腐化到了极致。

6、随着他名声越来越大后,他卖掉法院庭长职位后,彻底弃官从文,常住巴黎。

7、《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红旗出版社,2017

8、好了,最后我们再来看宗教。前面说到,在宗教至上的时代,孟德斯鸠却把宗教排到了最后,可见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宗教的位置并不高。

9、所谓的共和政体,是指由全体人民或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当全体人民掌握最高权力时,就被称为民主政体,而当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时,就被称为贵族政体。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不是由一个人掌握最高权力,所以称之为“共和”。

10、39岁时,因为文学名望而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1、你或许会认为,三权分立就是《论法的精神》的思想主旨了,毕竟我们今天谈到《论法的精神》,就必谈三权分立,而谈到三权分立,也必谈《论法的精神》。但其实在《论法的精神》刚刚出版的时候,三权分立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真正在思想界掀起轩然大波的,其实是孟德斯鸠在第三卷论述的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

12、孟德斯鸠认为,处于首要地位的是政体,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是最高的法,因为有什么样的政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法,也就是说,法直接产生于政体性质。而对于政体的性质,孟德斯鸠提出,政体有三种,分别是: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13、在东方这样的古老的国度,一切都是扭曲的,可是在当地人看来一切又都是习以为常的。

14、真理不在任何人手里,人只有敢于使用自己的理性才是摆脱愚昧的开始。

15、贸易有什么用?自然可以获取利益,不过孟德斯鸠认为,贸易的作用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促进和平和宽容。孟德斯鸠指出,贸易的自然效应就是趋向和平,因为只有和平的环境,才能保障商人安全地从事贸易,而且通过贸易获取的利益,要远远大于战争与掠夺。无独有偶,比孟德斯鸠小35岁的超级宅男康德,在他的著作《永久和平论》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康德认为,贸易是抑制战争的重要手段。

16、在孟德斯鸠看来三种政府形式: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17、很少有人像19世纪的法国自由主义者那样对自由的概念进行如此激烈的探讨。自由意味着什么?如何维护自由?哪一种制度框架对自由最为有利?有宪法作为保障就足够了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反抗压迫的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很多思想家如本杰明.康斯坦特、斯塔尔夫人和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考与探讨,直至今日,人们仍在阅读和评论他们的作品。除了以上家喻户晓的学者之外,还有无数名气略逊但才思不差的博学之士也加入了对此类问题的讨论。他们之间的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关于自由权及其先决条件的资料,影响范围远超法国。

18、开篇就说“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19、《论法的精神》于1748年出版,这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术名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论点严密,一经问世便震撼了世界。这部著作凝结着孟德斯鸠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不仅使他蜚声世界,而且作为人类进步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史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0、当然了,客观条件我们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改造社会。怎么改造?这就要靠法律来兴利除害了,以此来克服气候的不利影响。比如说还是印度,既然印度热导致老百姓懒不愿耕种,那么法律就要鼓励耕种,同时要尽力剥夺不劳而获的各种手段。但印度却恰恰相反,他们为僧侣提供了大量的财富,这就鼓励了更多的人不去劳动。最严重的是,印度的所有土地都归君主,民众没有自己的土地,这就更没有耕种的积极性了。这就是典型的法律不但没有兴利除害,反而却助纣为虐,这不是恶法是什么。而与印度相比,孟德斯鸠就极力赞赏中国,中国南方虽然也热,但中国皇帝每年都有一次公开的隆重的仪式,用来鼓励人民耕种。而且中国人也鄙视不劳而获,赞赏自力更生的自我奋斗。

21、主张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将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割开来,不同的人或单位分工不同,这样就削弱了君主的权利,使更多的人都参与到了国家大事的制定和实行当中,使平民百姓分得了部分的权利提高了百姓的地位,孟德斯鸠的这个学说可以说是顺应了民意,他的这部著作的提出不仅仅对法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22、因为就在孟德斯鸠出生的前一年,公元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而在孟德斯鸠出生后整整100年,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同时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处于两个历史大事件中间的孟德斯鸠,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23、 3  “地理”说,这个著名的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因素与人民的性格、感情发生直接的关系,法律应考虑这些因素。

24、在孟德斯鸠之后,三权分立理论正式确立。1787年美国制宪,美国国父们最重要的参考便是《论法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说,美国宪法三权分立的体制,正是对孟德斯鸠理论的制度化。

25、现在各种政体的性质、原则,以及其与法律的关系已经阐明了,那么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什么样的政体才是坠吼的呢?孟德斯鸠确立了两条标准,这就是:政府宽和、人民自由。

26、当波斯人穿上欧洲的服装,巴黎人竟然不搭理他了。

27、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

28、后宫的妻子们也是凄惨的。因为无法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自然对异性产生超乎寻常的想象能力,以弥补不足。

29、再来看贵族政体的原则。由于在贵族政体中,最高权力由部分人民也就是贵族掌握,贵族和平民是不平等的,所以贵族政体要想维系,贵族就必须“自我节制”,这样才能使得这种不平等相对温和,不至于让下面人受不了了。否则,贵族就将埋葬自己的贵族政体。而且孟德斯鸠认为,即使是在贵族内部,大的贵族也要自我节制,尽量使得贵族内部保持一定的平等。

30、所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名字就叫《人权宣言》。

31、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把理性与传统相对立,并且希望借理性之光在反对特权和无知的斗争中取得幸福和进步。

32、孟德斯鸠巧妙地安排了两种方向相反的目光,两种视角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看到了奇异的事情。表面上是波斯人郁斯贝克对欧洲风俗的描述,另一种是暗里的不同身份如主妇、阉奴对波斯后宫生活的描写。

33、我们把法国的几个思想家单独称为启蒙思想家,是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反封建专制诉求,而且他们都有着出众的文笔,影响力大,这些思想家对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有着直接影响。

34、在专制国中,人人胆战心惊,唯恐犯上作乱。专制国要求人民绝对服从,所以设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犯错的只能是奴才,主子永远不会错,至少是当政的主子绝对不会承认自己错。即使主子明显地错了,他的错误命令也要执行。主子的诏令一经颁布,就容不得争论、商谈、限制等,而只能是服从。

35、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36、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个权力机关手上,他或者它必将制定对自己的行为有利的法律。

37、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世界上并存的许多民族文化之反对西欧基督教垄断全部“德行”和“真理”的观点。孟德斯鸠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38、换句话说,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基本点是自由主义:政治秩序的目的是通过各派力量的均势确保政权温和。力量均势指的是法国君主政体下平民、贵族和国王之间的力量均势;英国君主政体下平民和特权阶层之间的力量均势;罗马共和政体下平民阶层和贵族阶级之间的力量均势。这些不同的例子都说明庞杂的、等级森严的社会这一个基本概念。在这种社会里,政权的温和需要各派力量保持均势。

39、有个别朋友说我现在干的这种哲学常识的普及活就是启蒙的工作。我说,我恐怕不是想启蒙别人,也没那个本事启蒙别人,我主要是想启蒙自己,在重新学习和梳理中,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愚昧无知,怎敢去启蒙别人。

40、让人想起那个流浪大师沈先生。当他不再是“拾荒”老人时,大家也如此迅速的将其遗忘。

41、自文艺复兴后,整个欧洲的思想主题就是启蒙,但是各国的表现又因为国情而不同,有的温和,有的激烈。

42、阉奴替主子看管妻子,他们是主子和妻子的奴隶,在身心上都是痛苦的。

43、在此期间他与一贵夫人保持暧昧,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女人都是靠不住的。

44、比如在写《波斯信简》时,孟德斯鸠就研究了大量旅游文献,特别是1686年让·夏尔丹的大部头波斯游记及保罗·莱考特关于奥斯曼帝国的作品。

45、1748年,孟德斯鸠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

46、孟德斯鸠的社会学思想的最后一个特点,是人们称之为共时思想和历时思想这两者的不断结合。就是说用一个社会的某些部分来解释同时代的其他部分,用过去和历史来解释这个社会本身,这两者结合起来,并不断加以更新。在《论法的精神》所用的社会学方法中,已经可以看到奥古斯特·孔德称之为静态与动态的区别。

47、法国人拥有一个“巫师”,他(路易十四)高高在上,他可以让人们无缘无故地互相残杀。另外一个“巫师”(指教皇),他可以让人相信,三就等于人们吃的面包不是面包。

48、《论法的精神》出版后不到两年就印行了22版,多种外文译本也相继问世,成为风行世界的经典之作。由于书中鲜明的立意、尖利的笔锋、辛辣的讥讽深刻地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从而引起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敌意,教会和耶稣会对他恨之入骨,巴黎大学还将它列为禁书。为此,孟德斯鸠在1750年匿名发表了名为《对的辩护》一书。对反对统治阶级的恶意中伤予以回击。

49、太阳王路易十四正式执政半个多世纪,他在法国牢牢地确立了绝对君主制度,废除国民议会,把过去很多贵族贬为公仆和朝臣,一切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

50、今天我们刊出两部讲稿的译者黄涛博士所撰写的“孟德斯鸠的笔法”一文,这是他在阅读孟德斯鸠文献的过程中的一点所得,原稿发表于《思想战线》杂志。文章认为,《论法的精神》不仅是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经典,也是一部文学杰作,其行文结构具有诗歌般的魅力,并且使用了大量文学技巧,正是大量文学手法的运用造成了阅读者把握《论法的精神》之意图的困难。然而,这些文学笔法的运用绝非随意为之,而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想要真正懂得孟德斯鸠的意图,必须首先懂得《论法的精神》的笔法同古典政治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懂得“显白写作”和“隐微教诲”,这是阅读《论法的精神》之先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51、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福莱西尔提醒我们,想要读懂《论法的精神》,重要的不是关注层出不穷的史实,而要重视表述观点和编排史实的方法,并且他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孟德斯鸠的体系是隐藏的。但他并未揭示《论法的精神》的笔法与其想要传达的内在思想之间的关联,因而他就将笔法与内容区分开来,将作为文学家的孟德斯鸠和作为政治思想家的孟德斯鸠区分开来。然而,孟德斯鸠的同时代人、颇有影响的启蒙哲人达朗贝尔却提醒我们:《论法的精神》的笔法同它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联。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52、只要是君主,谁都可以自我夸口代表人民。人民选择沉默而被人随意代表,是因为有路易十四的残暴。

53、哲学是最讲理性的,哲学就是批判的方式关怀现实和解放思想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