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晏殊浣溪沙(70句)

时间2023-08-03发布admin

晏殊浣溪沙

1、晏殊本身也是一个大词人,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过来”,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它说的是我们的失落,对春光失去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2、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3、(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意蕴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晏殊浣溪沙)。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7、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8、①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一作“浣溪沙”,又名“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又宋周邦彦曾作《浣溪沙慢》,双调九十三字,仄韵。

9、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10、夕阳缓缓落去,我知道夕阳落去,明朝依旧会爬上来,而我,却又老了一岁,我的青春是回不来了。

11、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12、人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正是因为是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不管是一路顺风还是一路下坡的人生,都显得有些乏味和单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生命给我们一次机会去体现温暖和感伤。

13、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14、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1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7、晏大人在这首词里,露出了他的本性,把他的人生感悟和心得写了出来,很有点劝诫的意味。

18、(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的好处。

1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0、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21、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2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3、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24、晏殊在《浣溪沙》中以“          ,         ”两句表达诗人留恋春景却又无法挽回的心情。

25、    在这里,新和旧的界限似乎变得很模糊了。但事实好像就是如此的。新是永恒的吗?旧又是永恒的吗?如果是的话,那什么是一见如故呢?什么又是历久弥新呢?新和旧不仅仅是并存的,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6、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27、《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北宋·欧阳修)

28、(2)请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出赏析。

29、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30、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春残花落,是时序推移的自然道理,虽然触景心伤,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燕子春去秋来,依旧恋巢,不忘故主,人们见到它,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31、上片以“一向年光有限身”起句,语甚警炼,词人直抒春光易逝、盛年不再的感叹,达到了撼人心魄的效果。“等闲离别易销魂”承接上句,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甚至于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等闲”二字,突出词人的深情,面对这平常的离别,词人都觉得“销魂”,更不要说那些生离死别了。词人认为,在短短的一生中,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离别,兀自痛苦,还不如“酒筵歌席”,抓住眼前机会,及时享乐。“莫辞频”,不要嫌它频繁,因为人生中的别离太多了,而痛苦是无益的,应该对酒当歌,自遣情怀。

32、浣溪沙词调有五种格式。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以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代表。

33、面对着相似的风景,词人好像才突然惊觉:虽然风景依旧,但是,在日复一日的浑浑噩噩中,流年早已暗中偷换。而这一年的时光,对于自己来说,到底又有什么价值呢?

3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35、(2)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3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37、    当他发现生命总是温暖与感伤并存的时候,便不再计较得失,不再有新旧的执念。这个时候,人生就变得更加开阔了。它在告诉你,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也许这就是淡然,它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失去什么,只是意味着你不会只在乎失去了什么。

38、“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39、如果说“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外向的富贵风流,“去年天气旧亭台”就转向了内在心灵的自省。当繁华落尽, 宾客们一一散去,词人最终要面对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当欢歌笑语终究归于沉静,词人直到这个时候,才可以安静下来,审视夕阳余晖下的亭台楼阁。在词人的审视下,他突然发现,此时此刻的情景,和去年的此时此刻是何等相似!

40、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41、    七堇年说,“还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我们还能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这是从反面来说,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说当生活中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让我们感伤的时候,我们至少还有东西吃、有衣服穿、有亲人可以依靠,这都是生活给我们的温暖,不是吗?

42、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43、晏殊和王琪相谈甚欢,说到自己有句诗联“无可奈何花落去”,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下联,王琪听后,脱口而出:“似曾相识燕过来”。

44、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4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46、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47、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48、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9、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50、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51、说句冒犯的话,感觉晏殊的词作,大多都委婉清丽,还很细腻,似乎有点出自女人之手的感觉。

52、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在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 “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53、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54、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55、晏殊,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56、写作特色:全词纯以白描手法写平常意象,如“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在伤春感时中,却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制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属对工巧,却又浑然天成,似将眼前景信手拈来,轻快流丽,为千古名对。

57、②一曲新词酒一杯:白居易《长安道》:“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这里化用其意,以诗酒自我排遣。

58、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59、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虽说词的情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又用了这两句。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

60、 晏殊是北宋贵族词人的代表,这种贵族气质反映到词当中,最重要的两大表现就是低调的奢华和耐人寻味的哲学内涵。这首《浣溪沙》就正是这种贵族气质的完美体现。

6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62、(6)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直接抒发伤感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3、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64、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65、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66、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67、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8、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6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