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91句)

时间2023-07-29发布admin

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1、△陶行知鼓励同道们,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可惜晓庄师范只办了三年,于1930年遭国民d查封。

2、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3、1926年起草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

4、朱小蔓教授认为,虽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改善物质条件对教师成长很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激发来自教师自身内部的成长动力或者说内驱力,包括教师的自尊、自爱、自我激励、自我价值感、职业幸福感等。“我们深信,人性内在的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是存在的,力量也是强大的”。(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就是生活教育,而生活教育的核心主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合读书不能脱离实际。陶行知尤其主张教育必须同劳动相结合,他甚至认为读书、教书、用书都是为了生活,都必须统一于身体力行的实践,所以“教学做合一”。这与孔子轻视甚至鄙视劳动的思想,显然是相对立的。

6、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的人。

7、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的论述中着力阐释了“教”“学”“做”三者的自觉与觉人的过程。先生从“教授”论到“教学”,再从“教学”写到“教学做”,前后思想看似有矛盾之处,其实这矛盾处,便是先生教育思想的长进处,更能体现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活”字。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行知先生举了两个“歪曲”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事例。第一件是一位指导员的教学做草案设计,把活动分成三方面,叫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陶先生认为这是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第二件是一位同学在《乡教丛讯》上发表一篇关于晓庄小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说:“晓庄小学学生的课外作业就是农事教学做。”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的宣言。这都是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做合一”精髓的结果,对而今的我们依旧是充满启发意义。

8、小先生能把知识变成空气一样的容易普遍,做到小先生就是一种高度的自觉觉人的过程。那么,小先生依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实施呢。为此,先生提出了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以教人者教己。“以教人者教己”就是先生看到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对儿童的毒害后提出的,陶行知先生看到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他首先提出了对儿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以及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儿童才能真正自觉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9、在这个态度下,牛顿是被认为笨伯,瓦特是被认为凡庸,爱迪生是被认为坏蛋。(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10、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11、所以,我们今天讨论陶行知,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要从先生那里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

12、但就总体而言,我们的生涯发展意识还不够强。

13、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4、总之: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15、同学们明白了小诗的意思,会意地笑起来.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们举手说:"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吧!"

16、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还说过,"我就是中国一介平民"。他努力着,他的梦想的芽终于破土而出,我们眼见繁花就要开到树上。

17、“闲步当车”总能看遍人间风景,闭目养神、匆忙一过就会错失风景,无暇回味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改的深入、家校与专业指导的结合,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已日益引起多方关注。

18、  会烹饪才不会饿得肚皮叫,但更为重要的是农事教学做,因为“农夫的身手”是陶行知进行乡村教育试验所最为强调的。“有了这一条,就可以了解农民的困苦、艰难和一切问题,并容易做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有了这一条,不仅可利用闲暇去耕种园子,也更便于能在乡间立足、生根、有用武之地。”晓庄学校对农事的重视,从对建筑的命名中可见一斑,学校最重要的建筑——大礼堂叫犁宫。犁宫的大门口还有一副对联,写着:“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19、  农村业余生活贫乏,导致赌博等不良风气盛行。于是,晓庄学校创办了佘儿岗中心茶园,提倡健康的文娱生活。

20、远播教育深耕生涯教育十五年,紧跟时代步伐,关心社会需求,关注学生成长,专注服务基础教育。他们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优质导师队伍,创建了“翼生涯”项目和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IEIC大会已举办五届,我每届都受邀参加,这类活动为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服务。

21、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22、当然这种抉择是不容易的,我想到我的小时候,小学校长问我,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脱口而出:“我想做新华书店的营业员。”

23、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指出,习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三次引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充分说明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的崇高地位,也充分说明了陶行知先生是广大教师必须学习借鉴的先行榜样。要进一步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精神风范,引导支持广大教师求知更行,不断凝练思想、锤炼道德、磨炼能力,努力成为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四有”好老师。

24、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己》一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来阐释“以教人者教己”的巨大效用。第一个是邵先生教纳税计算法:邵先生年年纳税却不明白其中的内幕,因其要教别人,所以自己不得不先学会,在此过程中,他就将纳税计算法学明白了;第二个例子是韩先生教武术:让每一个学生发口令,他首先得自己学会,在发口令的过程中,对武术的步骤就格外明了;第三个例子是第三中心小学潘先生学教园艺课:学校有园艺功课,须潘老师教。在教学生学园艺之前,潘老师很认真的学习园艺课程,直到烂熟于心为止,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他又再一次强化了园艺的知识。

25、  1930年4月12日,南京卫戍司令部发布布告,晓庄学校因“违背三民主义,散发反动传单,勾结反动军阀,企图破坏京沪交通”被勒令解散。陶行知遭到通缉,石俊、叶刚、谢纬綮、袁咨桐、姚爱兰、汤藻、马名驹、沈云楼、胡尚志等在雨花台被杀害。

26、陶行知办晓庄师范时,曾在《答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中,介绍晓庄:“我们第一院里面种种事务都是要学生分任去做的;什么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种菜,都是要学生轮流学习的。全校只用一个校工担任挑水一类的事,其余一切操作,都列为正课,由学生躬亲从事。”(《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62页)

2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也出席了开幕式,他在发言中跟大家分享了重温陶行知理论后的四点启示。

28、  四年前,还是在南京,陶行知是东南大学教育科和教育系的主任,有着优越的地位和收入。他放弃了这令人羡慕的一切,投身乡村教育,为了筹集办学经费,“卖字、卖文、卖讲”,四处化缘,“百扣柴门十扇开”。

29、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

30、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陶行知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洪宇

31、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

3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33、说到底,陶行知教育和孔老先生教育的分歧是——陶行知是生活的教育,孔老先生是书本的教育;陶行知是实践的教育,而孔老先生是空谈的教育;陶行知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教育,而孔老先生是为少数贵族的教育!

34、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35、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3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师教育研究专家朱旭东

37、在孩子的生涯规划发展上缺乏专业指导,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如何开展生涯规划、生涯发展?这贯穿人生的始终,但最关键的是青少年学生时代,为每一个孩子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时代新人,这是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的根本目标。

38、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5岁。按照陶行知的遗愿,其遗体被运回晓庄安葬。

39、  就这样,在师生们手中,晓庄学校渐渐有了模样。远远望去,大大小小的建筑散落在田野山谷之中,有犁宫(大礼堂)、桃花村(女生宿舍)、食力厅(餐厅)、书呆子莫来馆(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工厂、中心小学、中心医院、农场等。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用茅草搭屋顶,用泥土做砖块砌墙,外面抹上石灰。金黄的颜色与周边的环境、农屋浑然一体,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40、1927年3月17日,晓庄学校开学第三天,陶行知给儿子桃红(陶宏)写信说:“试验乡村师范已经开学,学生虽然只有十六名,但是精神真好。他们自己扫地、抹桌、弄饭、洗碗、打补钉。他们还脱了鞋袜,穿着草鞋种田地。昨天和今天,他们还为乡下小学生种牛痘,医秃头疮。”(《陶行知教育全集》第8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23页)

41、  考生们笨手笨脚,陶行知却非常高兴,他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第一次,你们的成绩,足够一百分!”

42、陶行知对杜威思想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情分析利弊,在理论本土化之后,他将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先后成功地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学校,这些学校既有别于传统教育又具有浓厚中国特色。

43、  晓庄学校开学时,还一无所有。因为没有校舍,陶行知在参加学校的立础礼时,住在一位姓陆的农友家中。条件很苦,陶行知却不以为意,他幽默地说:“打地铺,睡在稻草上,暖和得很,比钢丝桌还有趣。”在家信中,陶行知还卖起了关子:“我们六个人睡在一铺:……还有一个你们猜是谁?……你们怕是猜不着的。待我说来。他是一条耕田的水牛,睡在我们旁边,脾气很好,也很干净。第二天教育厅长到了,陪客的也是这条牛大哥。”

44、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45、在文献阅读与研究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杜威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比如他们同样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自身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强调积累儿童在生活中的经验而非一味的教授与灌输。

46、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47、如果以上的准则成立,那么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明晰了,这里概括八个关键字:

48、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

49、  陶行知多次尝试恢复晓庄学校,却未能如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晓庄学校复校才提上日程。1951年2月19日,复校后的南京晓庄学校正式开学,这便是今日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

50、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五十五岁。

51、1932年9月,陶行知发表了一篇短文《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重点谈“手脑并用”的问题。他写道:“用头脑不及手脑并用的力量大——读书人只能想出许多解决困难的方法,但却生不出力量。”(《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40页)

52、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53、陶行知回国之后,曾经将杜威的教育思想完全应用于中国的教育当中,却在实际检验中发现杜威的教育思想无法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差异感促使陶行知转变了自己原本的教育思想,最终推出了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知名言论,同时他也严厉的批判当时幼儿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等问题,针砭时弊的对当时大的教育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许多主张并为之奔走呼号。

54、现在来想,这谈不上是职业选择,最多是满足一下当时的个人需求。所以没有对环境资源和社会需求的充分了解,即使个人有自我认知和梦想,也很难做出正确的规划和抉择。

55、首先,学生要学会自我认知,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过于理想化。要从个人喜好、性格特征、心理发展、能力素养、潜在特质、自身努力及被环境资源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综合评估以后,明确定位,正确选择。

56、  师生们有的在田中耕耘,有的为菜园施肥,有的在河边挑水,有的在山上砍柴,有的在厨房做饭;还有的在办公室办公,在犁宫听讲,在图书馆读书,在会议室开会;又有的去中心小学上课,去中心茶园说书、演节目……

57、陶行知先生是一代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对教育的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他的教育理念创造于上个世纪,但是直到今天,也是非常适用的。

58、△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展出的陶行知手迹 图/视觉中国

59、在我国,生涯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里讲到:“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有云:“望外之恩,实符大賚;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60、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宝贝。

61、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了厚望。其中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数字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这也是学校、学子、家长和专业机构,从事生涯教育、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的工作中需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

62、△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三孔景区孔庙航拍 图/视觉中国

63、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为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64、  1927年1月,报刊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别具一格的招生广告。广告上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考试科目为农事或土木工操作一日、智慧测验、常识测验、作文一篇和五分钟演讲;“初中、高中、大学末一年半程度学生,有农事或土木工之经验,及在职教师有相当程度,并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者,皆得投考。尚有志兴办乡村小学者,为预储师资起见,选择合格学生,保送来校投考,尤所欢迎”,“少爷、小姐、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65、不少孩子自我认知、自我开放、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认识不到位。有的缺乏自信,重点学校考不上,前途没希望,认为规划没有用;有的盲目自信,过于理想化,不从个人具体特长、个性和社会需求出发。

66、  他们先建宿舍,每间宿舍住十一人,谁的宿舍没建好,谁就要住在帐篷里。接着,他们又动手盖厨房。师生们先建成了一座简易的厨房。没想到,一阵风雨,这个简易厨房就塌了。于是,他们决定盖一个更为牢固的厨房。他们先将做好的四根柱子、一根正梁架好,然后插进泥土,再覆上麦杆,再在草房里用土砖砌灶,加一个煤炉。吃上了在新厨房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师生们特地为厨房举行了“落成典礼”。厨房之后是厕所,他们在桃林中的一块空地上,挖几个深坑,埋进柱子,架上梁,再盖上芦席,一个厕所就建好了。陶行知给厕所起名叫“黄金世界”。

67、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68、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创立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他所坚持的“知行合一”,他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与我们今天教育改革核心思想与重要内容不谋而合。

69、当年有一位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二年级的学生叫操震球,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所征服,立志投身乡村教育,听说晓庄师范学校即将开办并招生,便给陶行知写信,希望能够给他一个考试的机会。

70、在个人、家长、学校和专业指导下进行生涯评估,进而以“知其所爱,爱其所知”的心态进行生涯研究,对生涯角色作出相应努力,获取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71、当我们在高喊“学习陶行知”的时候,千万不要违背他生活教育的思想。而继承陶行知的教育遗产,能否从让孩子校园劳动开始?

72、  “晓庄学校被查封之后,作为实体的晓庄已不复存在,但晓庄三年中培养出来的200多名学生却因此而遍布全国,这是晓庄生命的延续,是晓庄历史的延续,也是晓庄生活教育试验的延续。伴随着他们的足迹,生活教育的种子也在全国四处播撒。”徐志辉说。

7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74、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

75、《难忘的小诗》课文记叙了陶行知校长巧妙地用小诗教育学生,使学生们相亲相爱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教育我们要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76、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77、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78、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吕德雄先生在第五届IEIC大会上的致辞中指明了生涯规划的方向,他指出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生涯发展和全面发展,并据此提到“四大准则”和“八字箴言”,让我们共同回顾——

79、  本着“改造社会的精神”,晓庄学校办了民众学校,教农民识字;办了信用合作社,帮助农民度过灾荒,维持生计;办了农业科学馆,推广良种;办了乡村儿童游戏场,供儿童嬉戏;办了联村运动会,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还办了联村救火会、晓庄武术会、乡村艺术馆、中心木匠店、晓庄商店……

80、(摘要)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陶行知毕生致力于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创新,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还自觉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面对世界教育新一轮的大变革浪潮,如何走出现实被动无措的困境,争做时代弄潮儿,使吾国教育立于不败之地,新时代教师须从陶行知先生自觉觉人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力量,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坚持育人为本,唤醒师生生命自觉,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奠基工程。

81、“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现在我想到五个字:

82、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83、  今天的晓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已是繁华的市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原所长徐志辉教授第一次来到晓庄,那里还是大片的农田和菜地。80多年前,陶行知办学时的环境可想而知。

84、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

85、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86、我们必须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保垒,必须注意几点:

87、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88、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梦,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那么什么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

89、为什么这两位教育家的思想会有这么多的相同之处?这是因为陶行知在外求学期间,其指导教师就是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杜威,所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难免会有杜威教育理论的痕迹,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将这两个人物的思想合理进行对比,是知识点融汇于心。

90、  1927年3月15日,古都南京笼罩在炮火硝烟中,北伐军与盘踞于此的直系军阀孙传芳部激战正酣。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